枇杷,市场价十来块钱每斤。
但是,成都那边的枇杷出名了,一个两百块。
几个年轻人到村里游玩,看到人家的枇杷熟了,嘴馋手痒,居然不告自取,偷了人家两个枇杷。
偏偏被人家抓了现场。
枇杷的主人,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,她拉着偷枇杷的人,索要四百块钱赔偿…
如果是买卖,两百块钱一个枇杷,确实太贵。
但这不是买卖,这是偷摘被抓。
我小时候,有一年在山上放牛,看到别人地里的蚕豆熟了,忍不住偷摘了几荚回家,想烧着吃。父亲看到之后,厉声呵斥,“哪只手偷的?把手剁了…”
当时,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生气。但父亲接下来一句话让我明白了。“我们家也种了蚕豆,要是别人也偷我们的,你会怎么想?”
我瞬间理解了。
不告自取,是为偷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小孩子不懂事,偶尔偷摘别人家的东西,只要家长能够及时纠正,也不算多大个事情。不偷摘别人家的东西,是一种良好的教养。
四百块钱不算多,如果剁手,那就严重了!
这件事情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笑话。
一位收废品的老大爷骑着三轮车,不小心刮花了一辆豪华奔驰车。
奔驰车老板一看是个收废品的老大爷,不想太计较,于是很大度的说,“赔两百块钱吧”…
然而,老大爷却不干:“小伙子,做人要厚道。两百块钱能买几大桶油漆,能把你这车刷几十遍…”
那时候,大家都觉得这位大爷很好笑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不在一个思维层面,理解能力会差距很远。
如果换个方式思考,偷摘枇杷的人比那位大爷强吗?
这件事情,大家有何看法呢?
欢迎一起参与讨论,评论区里出高人。
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。